旄头什么意思 四边伐鼓雪海涌 三军大呼阴山动

日期:2024-10-19 0:21:42 人气:4944

大家好今天来介绍旄头什么意思(四边伐鼓雪海涌 三军大呼阴山动)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来看看吧。

文章目录列表:

旄的意思是什么文言文

1. 旄是什么意思

◎ 旄 mào 〈形〉

(1) 年老 [old] 反其旄倪。??《孟子?梁惠王下》

(2) 又如:旄倪(老人和幼儿);旄期(老年)

(3) 眼睛昏花 [confused] 旄不知人。??《战国策》

(4) 另见 máo

◎ 旄 máo 〈名〉

(1) 同本义 [ancient flag with yak's tail] 旄,幢也。??《说文》。本用妈犁牛尾,注于旗之竿首,故曰旄。后又用羽,或兼用?与羽焉。 右秉白旄。??《书?牧誓》 建彼旄矣。??《诗?小雅?出车》 见羽旄之美。??《孟子》 总光耀之采旄。??《史记?司马相如传》 乐师有旄舞。??《周礼?旄人》 上将拥旄西出征。??岑参《轮台歌》

(2) 又如:旄钺(本为旗帜和兵器。代指军权);旄麾(即旌麾。帅旗);旄象(饰以象牙的旌旗)

(3) 牦牛尾 [yak's tail]。古代常作饰物 羽旄齿革。??《国语?晋语》

(4) 又如:旄羽(牦牛尾和雉羽);旄狄(即旄羽);旄端(尾端)

(5) 牦牛 [yak] ?旄之盟。??《左传?襄公十年》

(6) 又如:旄尘(牦牛和尘);旄毡(用牦牛毛制成的毛织品);旄牛(即牦牛)

(7) 旄丘。前高后低的山丘 [yak-like hill] 旄丘之葛兮。??《诗?邶风?旄丘》。传:“前高后下曰旄丘。”

(8) 又如:旄敦(旄丘与敦丘)

(9) 星名 [a kind of star]。如:旄星(即旄头星);旄头(即昂星)

(10) 通“髦”。俊杰 [outstanding person]。如:旄俊(俊杰之士)

(11) 通“毛”。[hair;feather;down;wool] 粪除其颠旄。??《管子?小匡》 旄丘之葛兮,何诞之节兮。??《诗?邶风?旄丘》

(12) 另见 mào

2. 节旄出塞中的“旄”是什么意思

我的百科 我的贡献草稿箱叽叽喳喳的梦 实习我 一级(0) 我的百科 我的知道 我的消息(1/1) 我的空间 百度首页 退出 新闻 网页 贴吧 知道 MP3 图片 视频 百科 帮助设置 首页 自然 文化 地理 历史 生活 社会 艺术 人物 经济 科学 体育 编辑词条 出塞百科名片 《出塞》是边塞诗的著名题目。

主要以描写边疆的军旅生活与军事行动为主。有一定的主关民族意识,因与其所处历史时期及生存环境有关。

间接的表达了战争的残酷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出塞 [编辑本段]王昌龄诗《出塞》 诗歌信息 名称:出塞 年代:盛唐 作者:王昌龄 体裁:七言绝句 诗歌原文 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注释译文 【注释】 1.出塞:是唐代诗人写边塞生活的诗常用的题目。

2.秦时明月汉时关:即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塞。意思是说,在漫长的边防线上,一直没有停止过战争。

3.但使:只要。 4.龙城飞将:2003年,初中语文教科书中对“龙城飞将”的注释做出修改:“龙城”指奇袭匈奴圣地龙城的名将卫青,而“飞将”则指威名赫赫的“汉之飞将军”李广。

“龙城飞将”并不指一人,实指李卫,更是借代众多汉朝抗匈名将。 5.胡马:指敌方的战马。

胡,古人对西北少数民族的称呼。 6.阴山:山名,指阴山山脉,在今内蒙古境内,汉时匈奴常常从这里南下侵扰中原地区。

7. 不教:不叫,不让。 8. 度:越过 【译文】 1: 依旧是秦汉时的明月和秦汉时的边关, 征战长久延续,万里征夫还未回还。

倘若攻袭龙城的卫青和飞将军李广现在依旧健在, 绝不会让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2: 秦汉以来,明月还是那样照着关塞, 离家万里远征,将士至今仍没有回还。

如果攻袭龙城的卫青和飞将军李广还在, 就不会让胡人的军队越过阴山。 3: 还是秦朝的明月和汉朝的边关,到如今多少战士万里出征不见回还。

如果英勇善战的将军们依然健在,绝不会让匈奴的兵马越过阴山。 【韵译】 依旧是秦时的明月汉时的边关, 征战长久延续万里征夫不回还。

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而今健在, 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简析】 这是一首著名的边塞诗,表现了诗人希望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事,使人民过着安定的生活。

诗人从写景入手,首句勾勒出一幅冷月照边关的苍凉景象。“秦时明月汉时关”不能理解为秦时的明月汉代的关。

这里是秦、汉、关、月四字交错使用,在修辞上叫“互文见义”,意思是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诗人暗示,这里的战事自秦汉以来一直未间歇过,突出了时间的久远。

次句“万里长征人未还”,“万里”指边塞和内地相距万里,虽属虚指,却突出了空间辽阔。“人未还”使人联想到战争给人带来的灾难,表达了诗人悲愤的情感。

怎样才能解脱人民的困苦呢?诗人寄希望于有才能的将军。“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只要镇守龙城的飞将军李广还活着,就不会让胡人的骑兵跨越过阴山。“龙城飞将”是指汉武帝的镇守卢龙城的名将李广,他英勇善战,多次把匈奴打败。

“不教”,不允许,“教”字读平声;“胡马”,这里指代外族入侵的骑兵。“度阴山”,跨过阴山。

阴山是北方东西走向的大山脉,是汉代北方边防的天然屏障。后两句写得含蓄、巧妙,让人们在对往事的对比中,得出必要的结论。

这首诗被称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悲壮而不凄凉,慷慨而不浅露,王诗《出塞》两首,本诗是第一首。

[编辑本段]马戴诗《出塞》 诗歌信息 名称:出塞 年代:唐朝 作者:马戴 体裁:七言绝句 诗歌原文 出塞 金带连环束战袍, 马头冲雪过临洮。 卷旗夜劫单于帐, 乱斫胡兵缺宝刀。

诗歌鉴赏 这首《出塞》,除具有一般边塞诗那种激越的诗情和那种奔腾的气势外,还很注意语言的精美,并善于在雄壮的场面中插入细节的描写,酝酿诗情,勾勒形象,因而能够神完气足,含蓄不尽,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金带连环束战袍,马头冲雪过临洮。”

“金带连环”四字,极精美。“金”字虽是“带”字的装饰词,但又不仅限于装饰“带”字。

看似写战袍,目的却在传达将士的那种风神俊逸的丰姿。“马头冲雪”的“冲”字,也不只是一个单纯的动词。

作者不用带雪、披雪,而用冲雪,是要用这个动词传出人物一往无前的气概和内心的壮烈感情。“金”字和“冲”字,都极简炼而又很含蓄,都为激扬的诗情涂上了一层庄严壮丽的色彩。

在着重外形描写时用一两字透露人物内心的美,使人读后感到诗情的既激扬又精致,没有那种简单粗犷,一览无余的缺点。 “卷旗夜劫单于帐,乱斫胡兵缺宝刀。”

“卷旗”,避免惊动敌人,的是夜间劫营景象。因风疾所以卷旗,一以见战事之紧急,再以见边塞战场之滚滚风尘。

这岂只为景物描写,作者正以战旗之卷,写出勇士夜赴战场的决心与行动。 卷旗夜战,正是短兵相接了,但实际上只是雷声前的闪电,为下句作铺垫。

“乱斫胡兵缺宝刀”,才是全诗中最壮烈最动人的一幕。这场“乱斫胡兵”的血战,场面是很激烈的。

“缺宝刀”的“缺”用得好。言宝刀砍到缺了刃口,其肉搏拼杀之烈,战斗时间之长,最后胜利之夺得,都在此一字中传出。

作者在全诗二十八字。

3. “旄”字什么意思

旄máo mào

中文解释 - 英文翻译

旄的中文解释

以下结果由汉典提供词典解释

旄 máo

部首笔画

部首:方 部外笔画:6 总笔画:10

五笔86:YTTN 五笔98:YTEN 仓颉:YSOHU

笔顺编号:4153313115 四角号码:08214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65C4

基本字义

1. 古代用牦牛尾装饰的旗子:“上将拥~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

详细字义

〈名〉

1. 同本义 [ancient flag with yak's tail]

旄,幢也。??《说文》。本用妈犁牛尾,注于旗之竿首,故曰旄。后又用羽,或兼用?与羽焉。

右秉白旄。??《书?牧誓》

建彼旄矣。??《诗?小雅?出车》

见羽旄之美。??《孟子》

总光耀之采旄。??《史记?司马相如传》

乐师有旄舞。??《周礼?旄人》

上将拥旄西出征。??岑参《轮台歌》

2. 又如:旄钺(本为旗帜和兵器。代指军权);旄麾(即旌麾。帅旗);旄象(饰以象牙的旌旗)

3. 牦牛尾 [yak's tail]。古代常作饰物

羽旄齿革。??《国语?晋语》

4. 又如:旄羽(牦牛尾和雉羽);旄狄(即旄羽);旄端(尾端)

5. 牦牛 [yak]

?旄之盟。??《左传?襄公十年》

6. 又如:旄尘(牦牛和尘);旄毡(用牦牛毛制成的毛织品);旄牛(即牦牛)

7. 旄丘。前高后低的山丘 [yak-like hill]

旄丘之葛兮。??《诗?邶风?旄丘》。传:“前高后下曰旄丘。”

8. 又如:旄敦(旄丘与敦丘)

9. 星名 [a kind of star]。如:旄星(即旄头星);旄头(即昂星)

10. 通“髦”。俊杰 [outstanding person]。如:旄俊(俊杰之士)

11. 通“毛”。[hair;feather;down;wool]

粪除其颠旄。??《管子?小匡》

旄丘之葛兮,何诞之节兮。??《诗?邶风?旄丘》

12. 另见 mào

旄 mào

基本字义

1. 古同“耄”,年老。

详细字义

〈形〉

1. 年老 [old]

反其旄倪。??《孟子?梁惠王下》

2. 又如:旄倪(老人和幼儿);旄期(老年)

3. 眼睛昏花 [confused]

旄不知人。??《战国策》

4. 另见 máo

4. 节旄出塞中的旄的意思

拿着使节和旄出使塞外。

这是一首著名的边塞诗,表现了诗人希望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事,使人民过着安定的生活。 诗人从写景入手,首句勾勒出一幅冷月照边关的苍凉景象。

“秦时明月汉时关”不能理解为秦时的明月汉代的关。这里是秦、汉、关、月四字交错使用,在修辞上叫“互文见义”,意思是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

诗人暗示,这里的战事自秦汉以来一直未间歇过,突出了时间的久远。次句“万里长征人未还”,“万里”指边塞和内地相距万里,虽属虚指,却突出了空间辽阔。

“人未还”使人联想到战争给人带来的灾难,表达了诗人悲愤的情感。 怎样才能解脱人民的困苦呢?诗人寄希望于有才能的将军。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只要镇守龙城的飞将军李广还活着,就不会让胡人的骑兵跨越过阴山。

“龙城飞将”是指汉武帝的镇守卢龙城的名将李广,他英勇善战,多次把匈奴打败。“不教”,不允许,“教”字读平声;“胡马”,这里指代外族入侵的骑兵。

“度阴山”,跨过阴山。阴山是北方东西走向的大山脉,是汉代北方边防的天然屏障。

后两句写得含蓄、巧妙,让人们在对往事的对比中,得出必要的结论。 ● 旄 máo ㄇㄠ? ◎ 古代用牦牛尾装饰的旗子:“上将拥~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

其它字义 ● 旄 mào ㄇㄠ? ◎ 古同“耄”,年老。 部首:方,部外笔画:6,总笔画:10 五笔86:YTTN 五笔98:YTEN 仓颉:YSOHU 郑码:SYMM 笔顺编号:4153313115 四角号码:08214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65C4 详细字义 ◎ 旄 máo 〈名〉 (1) 同本义 [ancient flag with yak's tail] 旄,幢也。

??《说文》。本用妈犁牛尾,注于旗之竿首,故曰旄。

后又用羽,或兼用?与羽焉。 右秉白旄。

??《书?牧誓》 建彼旄矣。??《诗?小雅?出车》 见羽旄之美。

??《孟子》 总光耀之采旄。??《史记?司马相如传》 乐师有旄舞。

??《周礼?旄人》 上将拥旄西出征。??岑参《轮台歌》 (2) 又如:旄钺(本为旗帜和兵器。

代指军权);旄麾(即旌麾。帅旗);旄象(饰以象牙的旌旗) (3) 牦牛尾 [yak's tail]。

古代常作饰物 羽旄齿革。??《国语?晋语》 (4) 又如:旄羽(牦牛尾和雉羽);旄狄(即旄羽);旄端(尾端) (5) 牦牛 [yak] ?旄之盟。

??《左传?襄公十年》 (6) 又如:旄尘(牦牛和尘);旄毡(用牦牛毛制成的毛织品);旄牛(即牦牛) (7) 旄丘。前高后低的山丘 [yak-like hill] 旄丘之葛兮。

??《诗?邶风?旄丘》。传:“前高后下曰旄丘。”

(8) 又如:旄敦(旄丘与敦丘) (9) 星名 [a kind of star]。如:旄星(即旄头星);旄头(即昂星) (10) 通“髦”。

俊杰 [outstanding person]。如:旄俊(俊杰之士) (11) 通“毛”。

[hair;feather;down;wool] 粪除其颠旄。??《管子?小匡》 旄丘之葛兮,何诞之节兮。

??《诗?邶风?旄丘》 (12) 另见 mào 基本词义 ◎ 旄 mào 〈形〉 (1) 年老 [old] 反其旄倪。??《孟子?梁惠王下》 (2) 又如:旄倪(老人和幼儿);旄期(老年) (3) 眼睛昏花 [confused] 旄不知人。

??《战国策》 (4) 另见 máo 《说文解字》 【卷七】【?部】旄 幢也。从?从毛,毛亦声。

莫袍切 《康熙字典》 【卯集下】【方字部】旄 ?康熙笔画:10 ?部外笔画:6 《唐韵》莫袍切《集韵》《韵会》谟袍切,。

5. 节旄出塞中旄的意思

意思是古代一种用牦牛尾装饰旗杆顶部的旗子。

节旄出塞的意思是拿着使节和旄出使塞外。旄是一个汉字,读作máo,是会意兼形声字,由“?”和“毛”组成。“?”表示旗帜。“毛”也表音。造字本义是指竿顶插着斑纹彪悍的虎豹尾巴的旌旗。

1、旄字组成的词语有:庶旄(用以装饰旌旗的各色羽毛)、旄纛(古代帝王乘舆上用牦牛尾制成的用以翳蔽之物)、朱旄(古代车上的旗饰,用红色旄牛尾制成)、干旄(旌旗的一种。以旄牛尾饰旗竿,作为仪仗)、郡旄(古代郡守出行时仪仗中的旄旗。借指郡守的职位)等。

2、节旄出塞例句:

(1)在正史上只有寥寥数笔的昭君节旄出塞形成了绵延千年的文脉,历代以昭君为题材的文学创作所形成的独特的文学现象,笔者称之为“昭君文学”。

(2)绿珠坠楼,昭君节旄出塞,武则天权倾天下,也不禁看朱成碧,潸然泪下。

(3)今公又以秦兵节旄出塞,过两周,践韩而以攻梁,一攻而不得,前功尽灭,公不若称病不出也。

(4)昭君作为和平使者节旄出塞以后,汉朝与匈奴之间50年左右未爆发战争,边疆地区出现了“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人民炽盛,牛马布野”的和平景象。

搜狗百科_旄

6. 节旄出塞中旄的意思

意思是古代一种用牦牛尾装饰旗杆顶部的旗子。

节旄出塞的意思是拿着使节和旄出使塞外。旄是一个汉字,读作máo,是会意兼形声字,由“?”和“毛”组成。

“?”表示旗帜。“毛”也表音。

造字本义是指竿顶插着斑纹彪悍的虎豹尾巴的旌旗。 1、旄字组成的词语有:庶旄(用以装饰旌旗的各色羽毛)、旄纛(古代帝王乘舆上用牦牛尾制成的用以翳蔽之物)、朱旄(古代车上的旗饰,用红色旄牛尾制成)、干旄(旌旗的一种。

以旄牛尾饰旗竿,作为仪仗)、郡旄(古代郡守出行时仪仗中的旄旗。借指郡守的职位)等。

2、节旄出塞例句: (1)在正史上只有寥寥数笔的昭君节旄出塞形成了绵延千年的文脉,历代以昭君为题材的文学创作所形成的独特的文学现象,笔者称之为“昭君文学”。 (2)绿珠坠楼,昭君节旄出塞,武则天权倾天下,也不禁看朱成碧,潸然泪下。

(3)今公又以秦兵节旄出塞,过两周,践韩而以攻梁,一攻而不得,前功尽灭,公不若称病不出也。 (4)昭君作为和平使者节旄出塞以后,汉朝与匈奴之间50年左右未爆发战争,边疆地区出现了“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人民炽盛,牛马布野”的和平景象。

“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啥意思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岑参?七言)
轮台城头夜吹角,轮台城北旄头落。
羽书昨夜过渠黎,单于已在金山西。
戌楼西望烟尘黑,汉军屯在轮台北。
上将拥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
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
虏塞兵气连云屯,战场白骨缠草根。
剑河风急云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
亚相勤王甘苦辛,誓将报主静边尘。
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

  【注释】
  吹角:演繁露:蚩尤与黄帝战,帝命吹角作龙吟御之。
  旄头:即“髦头”,也即是二十八宿中的昴宿,旧时以为“胡星”。旌头落:意谓胡人败亡之兆。史记天官书:昴曰旄头,胡星也。注:动摇若跳跃者,胡兵大起。
  羽书:史记高帝纪:以羽檄徵天下兵。注:檄者,以木简为书,长尺二寸,用徵召也。有急事,则加以鸟羽插之,名曰羽檄。
  渠黎:汉书西域传:渠黎城至龟通西域,置校尉屯田渠黎。按:黎亦作犁。
  单于:史记:皇帝敬问匈奴单于。前汉匈奴传:单于者,广大之貌也。按:单音蝉,单于者,匈奴君也。
  戌楼:驻防的城楼。庾信诗:戌楼侵岭路。
  上将:史记:怀王使宋义为上将。
  拥旄:班固祝文:仗节拥旄。
  吹笛:乐纂:军中之乐,鼓笛为上,使闻之者,壮勇而乐和。
  四边:朱超诗:云雾四边收。
  伐鼓:诗小雅:伐鼓渊渊。东都赋:举烽伐鼓,申令三驱。
  阴山:汉书匈奴传:侯应曰:臣闻北边塞至辽东外有阴山,东西十余里,草木茂盛,多禽兽,本冒顿单于依阻其中,治作弓矢,来出为寇,是其苑囿也。至孝武时,出师征伐,斥夺其地,攘之于幕北,然后边境得用少安。边长老言,匈奴失阴山之后,过之未尝不哭夜。
  大呼:后汉书臧宫传:宫进兵,呼声动山谷。
  虏塞:敌方要塞。云屯:遣人之西河虎猛,制虏塞在其界。
  兵气:汉书西域传:矛端生火,此兵气也。
  云屯:后汉书南匈奴传:控弦抗戈,觇望风尘。云屯鸟散,更相驰突。
  白骨:蔡琰诗:白骨不知谁。江淹恨赋:试望平原,蔓草萦骨。
  剑河:唐书回鹘传:青山东,有水曰剑河,偶艇以度,水悉东北。河经其国,合而北入海。
  亚相:汉制:御史大夫谓之亚相。见容斋续笔。
  勤王:书金?:昔公勤劳王家。
  边尘:江淹诗:何日边尘静。
  青史:江淹上建平王书:俱启丹册,?图青史。

  【韵译】
  轮台城头夜里吹起了阵阵号角,轮台城北预兆胡人的昴星坠落。
  紧急的军书昨夜飞速送过渠黎,报告单于的骑兵已到了金山西。
  从岗楼上西望只看见烟尘弥漫,汉家的军马屯驻在轮台的城北。
  封将军拥旌节衔亲自出去西征,凌晨吹号集合了大军威武前进。
  四方的战鼓雷动宛如雪海汹涌,三军的喊声轰鸣象是阴山震动。
  敌营上空的乌云屯集气氛阴沉,战场上的尸骨与草根纠缠不清。
  剑河风急吹得阴云布满了天空,沙口石冻快把虎马的铁蹄冻脱。
  封亚相为了王事勤劳含辛茹苦,发誓报答君主平定边境的烟尘。
  自古来英雄名垂青史谁人不见?而今可见封将军功名胜过古人。

  【评析】
??这首边塞诗虽题为送行,却重在西征。希望对方扫清边尘,立功异域。
??诗起首六句先写战前两军对垒的紧张状态。紧接四句写白昼出师接仗,然后写奇寒与牺牲。讴歌将士抗敌奋不顾身。末四句照应题目,预祝凯旋,以颂扬作结。
??全诗一张一弛,抑扬顿挫,结构严谨。有描写,有烘托,有想象,有夸张,手法多样。情韵灵活,充满浪漫主义激情。

辽东老将鬓有雪犹向旄头夜夜看”什么意思呀请解

唐代卫象诗“辽东老将鬓有雪,犹向旄头夜夜看”,旄头亦指昴宿,诗句表现了一位老将高度警惕、细心防守的情景。

“旄”字什么意思求解

旄máo mào
中文解释 - 英文翻译
旄的中文解释
以下结果由汉典提供词典解释
旄 máo
部首笔画
部首:方 部外笔画:6 总笔画:10
五笔86:YTTN 五笔98:YTEN 仓颉:YSOHU
笔顺编号:4153313115 四角号码:08214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65C4

基本字义

1. 古代用牦牛尾装饰的旗子:“上将拥~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

详细字义
〈名〉

1. 同本义 [ancient flag with yak's tail]
旄,幢也。??《说文》。本用妈?牛尾,注于旗之竿首,故曰旄。后又用羽,或兼用?与羽焉。
右秉白旄。??《书?牧誓》
建彼旄矣。??《诗?小雅?出车》
见羽旄之美。??《孟子》
总光耀之采旄。??《史记?司马相如传》
乐师有旄舞。??《周礼?旄人》
上将拥旄西出征。??岑参《轮台歌》
2. 又如:旄钺(本为旗帜和兵器。代指军权);旄麾(即旌麾。帅旗);旄象(饰以象牙的旌旗)
3. 牦牛尾 [yak's tail]。古代常作饰物
羽旄齿革。??《国语?晋语》
4. 又如:旄羽(牦牛尾和雉羽);旄狄(即旄羽);旄端(尾端)
5. 牦牛 [yak]
?旄之盟。??《左传?襄公十年》
6. 又如:旄尘(牦牛和尘);旄毡(用牦牛毛制成的毛织品);旄牛(即牦牛)
7. 旄丘。前高后低的山丘 [yak-like hill]
旄丘之葛兮。??《诗?邶风?旄丘》。传:“前高后下曰旄丘。”
8. 又如:旄敦(旄丘与敦丘)
9. 星名 [a kind of star]。如:旄星(即旄头星);旄头(即昂星)
10. 通“髦”。俊杰 [outstanding person]。如:旄俊(俊杰之士)
11. 通“毛”。[hair;feather;down;wool]
粪除其颠旄。??《管子?小匡》
旄丘之葛兮,何诞之节兮。??《诗?邶风?旄丘》
12. 另见 mào

旄 mào
基本字义

1. 古同“耄”,年老。

详细字义
〈形〉

1. 年老 [old]
反其旄倪。??《孟子?梁惠王下》
2. 又如:旄倪(老人和幼儿);旄期(老年)
3. 眼睛昏花 [confused]
旄不知人。??《战国策》
4. 另见 máo

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旄头什么意思 四边伐鼓雪海涌 三军大呼阴山动问题和相关问题的解答了,希望对你有用

    A+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