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备什么意思
日期:2025-4-7 18:06:35 人气:4473
大家好今天来介绍拨备什么意思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来看看吧。
文章目录列表:
- 1、拨备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 2、
- 3、银行拨备是什么意思
- 4、拨备是什么意思
- 5、什么是计提拨备它有什么作用
拨备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拨备,指的是进行财政预算时,估计投资出现亏损时所预留的准备资金。
账目中的拨备预算,最终可能与最后结果出现差异:假如实际的损失少于拨备预算,便可视为盈利,反之则是亏损。
拨备是对企业经营中可能已经构成的风险和损失作出准备,反映企业承担的风险和成本,直接冲减净资产,更真实地反应企业的经营水平和资产质量。
拨备率
实际上就是呆、坏帐准备金的提取比率,如我国现行上市公司的应收帐款坏帐准备金的提取比率为9%,即:按应收帐款余额的9%计提坏帐准备,提取的准备金进入当期损益。是银行贷款可能发生的呆、坏帐准备金,是银行谨慎性考虑防风险的一个方面,也是反应业绩真实性的一个量化指标。
此项比率应越低越好,反应损失较小利润越高;比率越高说明风险越大,损失越大利润越小。
拨备率的高低应适合贷款风险程度,不能过低导致拨备金不足,利润虚增;也不能过高导致拨备金多余,利润虚降。
该项指标从宏观上反应银行贷款的风险程度及社会经济环境、诚信等方面的情况。
计算方法:拨备覆盖率=(一般准备+专项准备+特种准备)/(次级类贷款+可疑类贷款+损失类贷款)。
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贷款损失准备金计提余额/不良贷款余额。
银行拨备是什么意思
银行拨备是指的银行贷款损失准备和银行资产损失准备。银行拨备对提高银行消化不良资产的能力具有关键性作用,所以其重要性可想而知。 银行拨备的作用在于真实反映资产的公允价值。银行拨备是利润还是费用的实质取决于拨备是否能够弥补未来贷款可能出现的损失,银行拨备不充足下的利润是高估的。拓展资料:
拨备覆盖率(也称为“拨备充足率”)实际上银行贷款可能发生的呆、坏帐准备金的使用比率。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是衡量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金计提是否充足的一个重要指标。该项指标从宏观上反应银行贷款的风险程度及社会经济环境、诚信等方面的情况。
依据《股份制商业银行风险评级体系(暂行)》,拨备覆盖率是实际计提贷款损失准备对应计提贷款损失准备的比率,该比率最佳状态为100%。拨备覆盖率是银行的重要指标,这个指标考察的是银行财务是否稳健,风险是否可控。
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为贷款实际计提准备与应提准备之比,不应低于100%。准备金充足程度指标包括资产损失准备充足率和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资产损失准备充足率为一级指标,为信用风险资产实际计提准备与应提准备之比,不应低于100%;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为贷款实际计提准备与应提准备之比,不应低于100%,属二级指标。
贷款损失准备是当存在客观证据表明贷款发生减值,按贷款损失的程度计提的用于弥补专项损失、尚未个别识别的可能性损失和针对某一国家、地区、行业或某一类贷款风险所计提的准备。银行在期末分析各项贷款的可收回性,并预计可能产生的贷款损失。
拨备覆盖率
也称为"拨备充足率"是实际上银行贷款可能发生的呆、坏账准备金的使用比率。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是衡量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金计提是否充足的一个重要指标。该项指标从宏观上反映银行贷款的风险程度及社会经济环境、诚信等方面的情况。
依据《股份制商业银行风险评级体系(暂行)》,拨备覆盖率是实际计提贷款损失准备对不良贷款的比率,该比率最佳状态为100%。拨备覆盖率是银行的重要指标,这个指标考察的是银行财务是否稳健,风险是否可控。
拨备是什么意思
所谓“拨备”,是指银行贷款损失准备和银行资产损失准备。重视并加快拨备制度的改革是一个重要战役,它对提高银行消化不良资产的能力具有关键性作用。周小川说,有关拨备制度的研究重点有三个。首先,要看究竟在哪些方面需要拨备,对哪一类资产进行拨备,以及拨备的数量和操作规则。其次,要研究哪些可以在税前拨备,哪些应该在税后拨备。这涉及到对金融业各种税种税率进行安排的问题。最后,会计和审计制度要实现与国际准则的接轨,以取得公众的信任。
什么是计提拨备它有什么作用
计提拨备是为防止短期内有大量的现金需求,比方如果客户急需20万现金,银行拿不出来,那就麻烦了。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拨备什么意思 问题和相关问题的解答了,希望对你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