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序良俗什么意思 公序良俗的十种类型

日期:2024-12-23 9:55:47 人气:3867

大家好今天来介绍公序良俗什么意思(公序良俗的十种类型)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来看看吧。

文章目录列表:

公序良俗的意思

公序良俗的意思如下:

公序良俗,即公共秩序与善良风俗的简称。所谓公序,即社会一般利益,包括国家利益、社会经济秩序和社会公共利益。所谓良俗,即一般道德观念或良好道德风尚,包括社会公德、商业道德和社会良好风尚。

民法之所以需要规定公序良俗原则,是因为立法当时不可能预见一切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益和道德秩序的行为而做出详尽的禁止性规定,故设立公序良俗原则,以弥补禁止性规定之不足。

公序良俗的特点:

公序良俗是“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的缩写,我国《民法典》第8条明文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故而正式确定了公序良俗原则。

公序良俗是法国、日本、意大利等大陆法系国家以及中国澳门和中国地区民法典中使用的概念。公序良俗原则在司法实践中应用非常广泛,在民事审判中具有重要意义。

公序良俗的意思

公序良俗是指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

公序良俗原则是我国民法领域中的一种基本原则,民事行为违反公序良俗的无效,在判断是否违反公序良俗时,需要从法律行为的客体、内容、所附条件等方面进行判断,在判断公序良俗时一般不考虑当事人的主观认识。

公序良俗起源

根据学者的研究,公序良俗原则起源于罗马法。在罗马法上,所谓公序,即国家的安全,市民的根本利益;良俗即市民的一般道德准则,二者含义广泛,且随时间的不同而不同,非一成不变。违法公序良俗的行为在法律上是无效的。近现代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民事立法都明文规定了这一原则。

以上内容参考:-公序良俗

公序良俗是什么意思

公序良俗指民事主体的行为应当遵守公共秩序,符合善良风俗,不得违反国家的公共秩序和社会的一般道德。

所谓公序,即社会一般利益,包括国家利益、社会经济秩序和社会公共利益。所谓良俗,即一般道德观念或良好道德风尚,包括社会公德、商业道德和社会良好风尚。

公序良俗原则在司法实践中应用非常广泛,在民事审判中具有重要意义。


倡导公序良俗原则的目的是弘扬社会公德,维护社会基本秩序。

在现代法治社会,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的主要手段。法律的调整必须以维护社会基本秩序和基本道德为基础,但法律也不可能将道德准则都确认为法律义务,而只能一般性地要求人们不违反道德准则。

公序良俗原则将尊重社会秩序、社会公德作为强制性规范,引导人们进行民事活动要遵守社会公德、维护社会秩序,鼓励人们实施善行善举,从而弘扬社会正气。

来源:-公序良俗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大家手笔:用好公序良俗原则

公序良俗是什么意思

公序良俗指民事主体的行为应当遵守公共秩序,符合善良风俗,不得违反国家的公共秩序和社会的一般道德。法律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倡导公序良俗原则的目的是弘扬社会公德,维护社会基本秩序。在现代法治社会,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的主要手段。法律的调整必须以维护社会基本秩序和基本道德为基础,但法律也不可能将道德准则都确认为法律义务,而只能一般性地要求人们不违反道德准则。公序良俗原则将尊重社会秩序、社会公德作为强制性规范,引导人们进行民事活动要遵守社会公德、维护社会秩序,鼓励人们实施善行善举,从而弘扬社会正气。民法之所以需要规定公序良俗原则,是因为立法当时不可能预见一切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益和道德秩序的行为而做出详尽的禁止性规定,故设立公序良俗原则,以弥补禁止性规定之不足。公序良俗原则包含了法官自由裁量的因素,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因而能处理现代市场经济中发生的各种新问题,在确保国家一般利益、社会道德秩序,以及协调各种利益冲突、保护弱者、维护社会正义等方面发挥极为重要的机能。当遇有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益和社会道德秩序的行为,而又缺乏相应的禁止性法律规定时,法院可直接依据公序良俗原则认定该行为无效。

法律依据】:《民法典》第八条,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公序良俗的十种类型是什么

公序良俗的十种类型如下:

(1)危害国家公序型,比如以从事犯罪或帮助犯罪行为为内容的合同。

(2)公害家庭关系型,比如约定断绝父子关系的协议。

(3)违反道德型,比如以性行为为对价获得借款的合同。

(4)射幸行为型,如赌博有,巨奖销售变相赌博等。

(5)违反人权和人格尊严型,比如过分限制人身自由换取借款的情形。

(6)限制经济自由型,比如利用互相借款扩大资金实力以分割市场、封锁市场的协议。

(7)违反公平竞争性。

(8)违反消费者保护型。

(9)违反劳动者保护型。

(10)暴利行为型,比如民间借贷中约定的高额利息等。

公序良俗的概念比较抽象,实际上赋予法官一定的自由裁量权。但实际上公序良俗的内涵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目前,中国学者参考国外判例学说,将违反公序良俗的行为类型化为10种。该类型已经为最高人民法院法官著述采用。可操作性较强。



公序良俗原则基本理论依据是:“法无明文禁止即可为”和“权利不可滥用”的辩证统一性。“法无明文禁止即可为”意味着民事主体在不违背强制性法律规则和法律不禁止的条件下,可自愿选择满足或有利于自身利益的行为。

“权利不可滥用”意味着对民事主体权利行使时,其行为应符合善良风俗习惯,并不损害政治国家和市民社会一般的公共秩序要求。尤其是在法律不足以评价主体行为时,公序良俗原则可以限制民事主体的意思自治及权力滥用。

我国传统法律文化中,一贯注重“德行教化”的作用,并以此造就了中华法系偏重伦理性的法律精神,这为公序良俗原则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运用,提供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公序良俗什么意思 公序良俗的十种类型问题和相关问题的解答了,希望对你有用

    A+
热门评论